2019年11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实施了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》,目的是增强民族凝聚力,让每一位公民为实现国家富强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形成合力,贡献出自己的力量。
加强爱国主义教育,应从“小”做起。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从娃娃抓起,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不是一句空话,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,从小培养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、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,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,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。同时要把青少年这一群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,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,让他们清楚的明白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。
加强爱国主义教育,应从“细”做起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“空中楼阁”,只灌输大而空的理论,而应着眼固本培元、凝心铸魂,突出思想内涵,强化思想引领,做到润物无声,注重落细落小落实、日常经常平常,从唱国歌、升国旗、用国徽做起,从遵守秩序做起,从乐于助人做起,用日常小事强化教育引导,用平常行为促进实践养成,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。
加强爱国主义教育,应从“实”做起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和书本上,注重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充分挖掘重大纪念日、重大历史事件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,组织开展系列庆祝或纪念活动,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、凝聚奋进力量。校园教育中更应该侧重实地参观,组织大中小学生参观纪念馆、展览馆、博物馆、烈士纪念设施等,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,激发发自内心的热爱之情,养成爱国主义情感。
爱国是不分年龄,不分种族,不分职业的,是全体人民都应具备的品质。青少年侧重培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,成年人则更多的是让其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,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付出努力。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承担起主体责任,把爱国主义教育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中进行落实,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浓厚氛围,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组织保障,实现爱国主义教育成果最大化。